•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政策法规

明生法师:积极发挥佛教慈善的优势促进民间外交

时间:2014-10-27 8:41:02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佛教功德网  

明生法师:积极发挥佛教慈善的优势促进民间外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八届理事会慈善公益委员会主任明生法师

中国网政协频道:佛教的戒律和教义与国家法律的约束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谋而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今年的主题是依法治国为主,请您谈一谈您对中国的佛教教义和依法治国的看法。

明生法师: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总结大会上谈了要从历史和文化传承上去吸取历史上好的治国理念和法治理念。治国理政的理念,要从文化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三大块:儒家、道家、佛家,这三大部分是传统文化的根本。当然,这三家对社会的治理,对人心和身心的规范都有不同的戒规。但是这三家更多是从心底做起,比如儒家讲仁义礼智信,是治世的;道家讲道法自然,是治身的;佛家讲明心见性,是治心的。

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我认为佛教的戒律应该是服务依法治国。法律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结果的一种追究和制裁,但这个结果发生的源头在哪儿,这就需要思考。一个人如果想去干坏事,法律是不知道的。如果坏事已经发生,在法律的名词上就是作案已遂,法律固然有震慑作用,但这种震慑让人们做到绝不犯法应该是达不到的。

我认为,对人们内心的约束需要从念头上开始。佛教戒律,比如五戒十善,有助于端正人的身心、约束人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的戒律是治心的,法律是治果的。一个是治本,一个是治末。本是内心,末是结果。如果一个人能用佛教的道德伦理,或者是用佛教的戒律戒规来约束自己,他就不会去做坏事了。一个人的道德提升了,那他的法律意识肯定也提升了。另外,佛教制定戒律是遵循当时当地的法律的。比如戒律的根本戒——不偷盗,过去印度偷盗东西是要杀头的,因此释迦佛就制定偷盗为根本戒。其他戒律还有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戒律都是在规范人的正确行为,建立起个人的思想品德与伦理道德。因此,我觉得能守住佛教的戒律,坚守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教的戒规,也能遵纪守法。一个好的教徒一定也是一个好公民,从这种意义上说,宗教戒律与法律的作用是不谋而合的,完全可以通过道德伦理的建立来辅助完善依法治国的进程。

发挥传统文化和传统宗教伦理道德的教化,有助于依法治国的开展和推进。通过法律治国和以传统文化修养身心,二者有相同的价值。因为通过宗教戒律、道德伦理的教化,有利于改造人的身心。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更明白要遵纪守法的道理。佛教的戒律能促进身心的和谐,能守好佛教戒律的人,他的行为是不会破坏这个社会的,这方面是很重要的。通过传统宗教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让每个公民树立起道德伦理,升华人生的思想道德,这就有助于依法治国,有助于落实法律的价值和作用。我希望我们发扬佛教优秀文化和人生哲理,促进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伦理道德,让他们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社会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网政协频道请谈谈佛教文化对外交的推动作用。

明生法师:我们现在佛教界跟世界的交流比过去加强了很多,但是因为我们的对外交往的一些政策和一些机制,还没有相应的开放出来。

佛教在民间外交、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慈善外交上,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友好。在此民间外交的基础上,辅助我们国家的大局外交。这次通过世佛联的会议,让更多人来到中国,让他们了解我们改革开放的形势,了解我们宗教政策的落实情况,有助于其他国家的佛教徒、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政策的了解和对中国佛教的深层理解,我觉得召开佛教的世界性会议,有利于国家在对外交往上树立更好的形象。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政治层面上的。高层的政治家交往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民间交往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文化外交上,不管是中印、中缅,中斯,还是中韩、中日,文化外交、宗教外交、佛教外交很广泛,历史上的外交根基也很深厚。佛教传到中国来了,中国继续创新发展,然后再继续传到其他国家。佛教文化的源流,在民间的影响是很大的。领导人到了印度就讲玄奘大师,到了日本就讲鉴真大师,到了斯里兰卡就讲法显大师。这就说明在宗教外交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站在世界的高度进行文化的传播。历史上的高僧大德怀有一种传播佛法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把佛教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中国的佛经是从海上的丝绸之路和陆路的丝绸之路而来,这两条路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他们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为了佛教的交流与传播而跋山涉水、跨越国界。正是他们这种无私无我、不分彼此的大无畏精神,不同国家的人们都会纪念他们,历史也会铭记他们。今天我们如果把这些精神发扬出来,对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安定,对促进我们整个亚洲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是有价值和作用的。要加固这种感情,因此才有赵朴初会长提出的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我们要让它像黄金一样,永远有价值,永远在这个世界上流传。过去甚至有日本的僧人在街头上签名:“永远不跟中国战争!”这个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化能够促进交流,宗教能够融合国与国之间的民间感情。

中国网政协频道佛教和公益慈善的内涵有哪些?

明生法师:佛教最大的一个价值和作用,就是慈善。我今天讲到了物质慈善和精神慈善的同步发展,精神慈善是佛教更加强调的。人的境界、素质的提高,乃至人性的全面发展,需要潜移默化,需要宗教的情操去抚育和滋润。因此佛教可以防治身心烦恼,提升内在的道德,教化人们从智慧上增长自己内心的正能量,促进更多的人生道德伦理的提高,从功利的人生转化成功德的人生。这样对社会有益,就能产生建成和睦家庭,和谐社会乃至和平区域的价值。我总结出佛教慈善有六大类,一是赈灾,我们可以给物资;二是助学,我们建有希望小学,也资助贫困大学生。三是扶贫,四是医疗,包括慈善诊所。五是养老,我们建有社区服务,建立养老院、孤儿院,全国佛教界在不同地区,不同方面都在做。六是生态环保,我们提倡理性放生、科学放生,倡导植树造林,这些都对生态平衡有益。另外还有心灵环保、心理咨询,对于忧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病人,用佛法和人生哲理去解答、解除他们内心的痛苦,使他们重新燃起人生的希望和对新人生的憧憬。近些年,我们从多方面增进了慈善工作。全国五年之内慈善款额有18.6个亿。另外中国佛教可以通过对外国做一些慈善工作来展示中国大国的风范,促进不同国家佛教徒的感情。

因慈善而能够重视文化传承、伦理传承、爱心传递,这个慈善平台才真正叫做慈善。因慈善而慈善,这个慈善是失败的。 做到真正的慈善,要树立“大爱”情怀,每个佛教徒把慈善当做生命的全部,当做终身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把慈善工作作为永恒的主题,促进社会和谐。从历史到今天,我们佛教的传播过程,就是佛教慈善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佛教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协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弘扬。所以我觉得今天应发挥佛教慈善的优势和特色。

 


标签:政策法规 

 

 

    欢迎广大佛弟子来本站投稿,推荐(转发)优质佛学文章,鼓励原创。与更多的同修一起分享甘露法雨,法布施功德无量!步骤如下:点击网站顶部注册账号——投稿——发表文章 网站编辑一经审核后将第一时间通过,发布。
咨询QQ:64219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学佛交流群:216943183

相关评论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中国佛教功德网 © 2009-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机构

提供佛弟子学习交流的平台- 已运营6年的国内知名佛教网络道场! 站务处理QQ:642198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佛学资源,欢迎转载

护持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弱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鄂ICP备150018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