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入门 > 基础佛理
+

四圣谛

2014/2/22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佛教功德网

佛法不只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所以光是说明苦集灭道的真理,这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愿力、修行、实践,这正如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入灭,从而到达人生的解脱之境。因此,从四圣谛延伸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就是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

说到四弘誓愿,就是一个菩提心愿。因为菩萨发心,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一切都是为了契合真理,一切都是为了证悟圆满。所以,从四圣谛而到达四弘誓愿,这是很自然的程序、很自然的次第、很自然的目标,因此有四弘誓愿来补助四圣谛的真理,就显得更加的圆融、更加的切实了。

因为当你知道苦,而没有发愿去度苦,又怎能称为修行,又怎能成为菩萨呢?因为当你知道集,而没有发愿去断集(烦恼)又怎能入道呢?因为即使你有无量的法门,而没有实际的修学,不要说不能成就无上佛道,即使是人间问题,你懵懂无知、不学无术,对正道不能契入,又怎能有所成就呢?

所以,在正信佛教里,当通达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应当继续承受「四弘誓愿」的启发、奉行、实践。

因为,当无边的众生在受苦,尤其在生死苦海里轮回辗转、沉浮时,我们怎能不发愿救度这些沉溺的众生登上解脱的彼岸呢?

因为一切众生无始劫来互为眷属,当我们看清楚众生之所以受苦的根源,都是由于烦恼业集綑缚了自己的心灵,我们又怎能不发愿去为众生解除桎梏、消除众生的业集烦恼,还他们一个逍遥自在、离苦脱困的人生呢?

当然,要想断集离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但自己要发心立愿,断集离苦,而且要依止真正悟道的善知识,带领我们修道,带领我们离苦,带领我们断集,带领我们究竟解脱回归生命的本源。

佛法有所谓易行道、难行道,五乘道、大乘佛道;以及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我们怎能舍弃无上的法门,而不成就无上的佛道呢?

所以,在了知、通达四圣谛的真理之后,要学菩萨不舍一法;更要用四圣谛的佛法基础,再实践四摄六度的行门,来完成菩萨道的四弘誓愿。

诚如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劝发菩提心文》)

《大智度论》云:「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卷七)同卷又说:「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

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例如,船在海中,没有方向;人在路上,没有目标,虽然向前行走,如果没有行愿,何能有自觉觉他解救如母众生同登彼岸回归净土的希望呢?所以发心立愿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与动力。

根据经典记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就。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而成就净土(《无量寿经》卷上)、释迦牟尼佛发五百大愿而成就佛道(《悲华经》卷七)、弥勒菩萨奉行十愿而能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药师琉璃光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十二大愿,终于成就琉璃佛国(《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等。乃至文殊菩萨十二大愿而成就般若智能(《佛说文殊师利行经》)、普贤菩萨十大愿,愿愿归入华严愿海(《华严经》)、观世音菩萨发十大愿而能苦海渡生(《法华经》)、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经》)等,可见每位菩萨都有无限的誓愿,才能完成他们的修行。

诸佛菩萨之愿,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四弘誓愿。例如普贤十大愿:六者请转正法、九者恒顺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四者忏悔业障,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五者随喜功德、八者常随佛学,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七者请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总愿」,有关四弘誓愿的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例如:

(一)根据《六祖坛经》之说,即:

1.众生无边誓愿度,意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意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意谓菩萨誓愿修学一切佛法。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意谓菩萨誓愿证得无上菩提。

(二)《道行般若经》所说的四弘誓愿,则有所不同:「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

(三)《法华经》中所举的四弘誓愿,与《道行般若经》大致相同,惟所用文字较为简单,其曰:「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虽然文简,而意义严谨,实有所一致也。

(四)《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四弘誓愿,正是把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关联起来,经中说:「所谓四弘誓愿,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璎珞经》卷上)由此可知,四弘誓愿是为了要让「苦集灭道」得到一股后加的力量,而能成就佛道。

(五)《陀罗尼杂集》中又有不同的说法,他说:

1.心如大地,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芽善种。

2.心如桥船,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桥船,运渡众生达于彼岸。

3.心如大海,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

4.身如虚空,这是说菩萨的誓愿,身如虚空,包容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证法性。(《陀罗尼杂集》卷三)

(六)《摩诃止观》和《六祖坛经》所说类似,亦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摩诃止观》卷十下)《六祖坛经》为「法门无量誓愿学」,《摩诃止观》为「法门无量誓愿知」,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可能只是诸师的用字不同而已。

(七)密宗的《受菩提心戒仪》里,说法又不同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成为五句,又称五大愿。当初译者,心意不同,加出「如来无边誓愿事」,这又是有另一番的解释了。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发心立愿要合于大、正、圆、真,也就是所发的愿,不受世间物欲、名位、权势所诱惑,甚至无论遭遇任何艰难困苦,即使攸关生死,也绝不忘失自己的誓愿,一心只为求证无上菩提,只为救渡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如此发愿,才不会偏离正道。

根据《翻译名义集》说,修学佛法应发三种心:发大智心、发大悲心、发大愿心。这就如《成佛之道》所说,行菩萨道应发三种心,即:般若心、大悲心、菩提心。

所谓发心,即依四弘誓愿,以菩提心为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为: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学佛之人,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自了汉,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只要是大乘行者,都应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广大愿心。

但是,发度生的愿心容易,讲大话、喊口号也容易,然而能够发出真实无伪的菩提愿并如实行持,是非常难的,需要激发自己的良知心,知恩感恩报恩,自己因修习佛法受益体会到佛菩萨对我们的慈悲救度恩情无尽,由己之苦体会到众缘之苦,才能发出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真实菩提愿并能身体力行。

救度众生,并不仅仅看到众生挨饿,我就给他饭吃;看到众生患病,我就给他医疗。只是布施饮食、给予医疗等等,这些善行虽然可以帮助众生减少暂时的苦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救众生,不能使他们了生脱死彻底解脱。众生迷失本性,妄心造作恶业妄受轮回之苦,唯有引导众生认识到苦的根源,机缘和合时引渡他们渐修无上菩提解脱生死回归自性本来才是佛陀正法本意。《金刚经》云:「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可度者。」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学佛,其实就是在与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能够战胜烦恼,逐步清净身口意,自然能显发自己的真如自性,自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连自己的烦恼都无法断除,又如何能自觉觉他践行菩萨道呢?所以学佛首先要修持己身,要誓断一切烦恼。

所谓「烦恼」,我们借比喻来说明:即最大的中心主帅就是「我执」;主帅下有贪瞋痴,就好比各军的总司令,它所统领的中阶干部,曰「中烦恼」,下面的部卒,就是「随烦恼」,总计有八万四千烦恼。众生与我之所以有种种苦,皆因无始以来迷失本性,妄心造作积集了种种烦恼,所以菩萨行者当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拔除一切烦恼以更好的度脱众生。因为有愿力,这心念就会产生力量,自然就能把烦恼降服。假使没有发大愿心,烦恼一来,没有力量对治,就易被烦恼给吞没、打败,就会退失菩提心,所以修学佛法首先要立愿,愿心要广大,由愿起行。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陀经典揭示了宇宙真相,阐述了生命真理,八万四千法门皆是解脱生死明了生命本质的智慧路径方法。菩萨行者为度化一切众生,当学一切法门,提升自身德行修持,在《华严经》中,一直鼓励菩萨要广学多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法里的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各宗各派、各种法门,要不舍一法。进而了佛真意、明理而行,用佛说的无量法门,来对治众生无尽的烦恼,来帮助利益他人,才能够更好地度脱众生。

所以今日的学道者,不可执着某一法门,而排斥其他法门,不可重此薄彼,法法皆好,协机为要。同时,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菩萨为度化众生,更应具备多方知识技能及应变能力,例如现在的科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等等都需学习了解并掌握。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道是至高无上的,成佛着实不易,须经「三祗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方可成就。

所以菩萨发心以成佛为目的,需激发内在的良知正念,在自己深受法益之际要深感诸佛对我们的慈悲救度深恩,知恩感恩,继而升起真切的报恩心,发出坚固的菩提愿,方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勇往直前,精进不懈地修行,以实行效法诸佛本愿誓成佛道,无我利他,广度无边有情同登彼岸。所以大乘行者,都应发起“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广大愿心。

其实,佛陀当初为了成道,不只是降诞、出家、修道,便能完成;他还必须要经过降魔的阶段。所谓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魇,内心有贪瞋愚痴的鬼怪;在千生万死中,一旦心生退怯,就容易为魔魇鬼怪所击倒,所以成佛着实不易。然唯其不易,所以难成能成,如此才更加懂得佛道的宝贵。

四、从四谛义到四弘愿的实践

大乘的四弘誓愿,即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起的深誓弘愿。智者大师曾在《摩诃止观》卷一说明:四圣谛的意义发展,就成为四弘誓愿。因为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就要实践菩萨道,要以四弘誓愿来阐扬四圣谛的真义。

因此《璎珞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四圣谛名者,便能与人作良佑福田。何以故?世尊,此善男子女人,兴建弘誓不自为身;欲于空际济度众生,皆得至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成道品第十三〉)

从这一段经文中,足可看出四圣谛中已有四弘誓愿的义蕴了。

此外,佛陀在《阿含经》中,常以广、无量、无上来形容,与「四弘誓愿」的说法不谋而合。例如:

    佛陀开示法要时,说:「我广为说法,示教利喜已!……汝当受持,广为人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第二中》)、「我法善说,发露广布,无有空缺。」(《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阿梨吒经第九》)、「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广演其义。」(《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我等常所说法,所谓四谛,以无数方便而观察此法,分别其义,广与人演。」(《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九)。

    弟子闻法则说:「我今闻已,得广知义。」(《中阿含双品大空经第十》);修行则以「已生善法为久住不忘、不退、增长、广大修习具足故。」(《中阿含·例品例经第十一》)、「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经第八》)、「极广极大,不望其报,智者称誉,善具善趣,善受善持。」(《中阿含·晡利多品持斋经第一》)、「若有信梵志、居士往至众园,广施作福,我等自手作福。」(《中阿含·后大品加楼乌陀夷经第一》)、「若受衣被、饮食、床榻、汤药及若干种诸生活具者,彼所供给,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中阿含·双品马邑经第二》)、「比丘但念自饶益及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比丘!如是聪明比丘黠慧广慧」(《中阿含·心品心经第一》)、「比丘广学多闻,守持不忘,积聚博闻,」(《中阿含·梵志品瞿默目揵连经第四》)、「当观等正觉,柔软金色身;不调者能调,广度海流人」(《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诸上座所说偈、比丘尼所说偈、尸路偈、义品、牟尼偈、修多罗,悉皆广诵。」(《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故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众生不自觉,如来之言教;常当普惠施,专向真人所。志性以清净,所获福倍多;等共分其福,后得大果报。所施今善哉!心向广福田」(《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复有四法,谓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长阿含经》卷第八)、「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长阿含经》卷第八)等。

    佛陀不但一再勉励弟子要「广大修习」、「广施作福」,乃至说到功德、慈心、愿力时,则说「无量功德海」、「获无量福」、「无量众善」、「修四无量」、「欢喜无量」、「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量思惟」、「忧恼无量」、「度人无量」、「无量无限」、「无量闻」、「无量智」、「安隐无量」、「无量心」、「使人悦无量」、「致问无量」、「无量寿」、「受乐无量」、「无量生」、「无量善修」等;以及以「无上正法」、「无上正真觉」、「佛为无上尊」、「如来无上智」、「求成无上道」、「无上证」、「无上梵行」、「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无上士」、「成无上道」、「无上菩提」、「无上清净」来形容佛法的尊贵等。从以上这些词意,均可看出《阿含经》中已隐然蕴含大乘的思想。

    甚至,《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第四十六》说「如来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能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以及《杂阿含经》卷五十说:「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此中,「生死已尽」,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重担已舍」,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

「梵行已立」,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作已办」,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中国的四大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他们就是四弘誓愿的代表者;他们不但是四圣谛「苦、集」的解决者,也是「灭、道」的完成者。例如:

    1.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无量劫来,本乎慈悲心,遍身尘刹,无苦不拔,无乐不与。因为有大悲心游诸世界,他看到世界上的众生受著三毒(贪、瞋、痴)之苦,受七难(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之迫害,所以发下广大誓愿:「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见《法华经·普门品》),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求愿,由于无限慈悲的驱使,曾经救拔无边众生的苦恼,成就无量众生的道业。 所以也就实践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

2.地藏王菩萨誓愿深广不可思议,为度脱无量众生脱离黑暗苦楚,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正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谓地狱的无尽痛苦,就是贪瞋痴慢,就是刀山剑树;这些烦恼业集的痛苦,因为有了大愿力的地藏王菩萨的悲心救拔,充斥着阴寒苦楚、没有光明的地狱也就有了佛日的光辉。所以是[烦恼无边誓愿断]

3.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是辅佐世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但事实上,他在过去世曾为七佛之师。其锐利的智慧,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因为有大智能,具足种种不可思议功德,让人从邪归正、从迷取觉、从苦得乐、从非而是,给予种种的方便,给予种种的所学,令得聪明,了知诸法真实义,消除语业,破愚痴,得诸佛菩萨之般若智慧。所以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4.普贤菩萨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他遍身十方,常为诸佛座下的法王子。故普贤行愿品言: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普贤菩萨因为有大行力,以鼓励对人格的尊重,要赞美他人的美德,要有施舍众生的欢喜,要有惭愧自谦的实力,所以他能导万行而归净土,让所有苦难的众生都能得救,这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富楼那甘愿舍身,边疆弘法;睒子菩萨发愿,以泪化为大海,滋润众生;沩山灵佑禅师愿作一只老怙牛,为众生作依怙;智舜和尚割肉,为救一雉等。种种的弘愿,不惜身命,都是为了完成菩萨道;即使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也曾割肉餵鹰、舍身饲虎,如果没有大愿力,何能作此牺牲?

又如:须达拏太子满人所求,不逆人意(布施)、小沙弥宁舍生命,不犯戒律(持戒)、古时一禅师宁受苦难,不作辩白(忍辱)、又有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进);更有禅宗的诸大禅师不自堕落,起定说法(禅定),以及玄奘法师的慧解度众(般若),以虚云老和尚的无私无我言传身教度众等,都留下千古模范。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说,这都是因为了解四圣谛,而能切实身体力行实践四弘誓愿的明证。

佛陀说法,所谓「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有契理的佛法,也有契机的佛法。尤其,「四依止」更为我们订下了宗旨,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只要能如实掌握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的义理,而到四弘誓愿,尽管有种种的应机说法,但都有程序性、时间性;因为懂得时间、程序,才能有适应性而融通的佛法。

因此,佛陀的教法,常常同样的一个道理,有时在这里如是说,换了一个地方或不同根机的对象,便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佛陀善于「应机说法」,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空」;有时候论「性」,有时候谈「相」;有时候讲「体」,有时候议「用」,所以学佛不要执著文字表相,要懂得「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以佛法发心立愿、精进不懈、积聚福德因缘,从了知苦集灭道而到实践四弘誓愿,如此成就佛道,则不为难矣!

佛弟子由于聪明才智、慧解的不同,所以对佛法的认知就有深浅、利钝的分别了。

这里举个事例,就如有两个沙弥分居在东西二个寺院。东寺的沙弥与西寺的沙弥经常奉师父的指示,到市场买菜,东寺的沙弥比较愚笨,西寺的沙弥比较聪慧。

有一次外出买菜,在十字路口相遇的时候,东寺的沙弥就问西寺的沙弥道:「今天要到那里去?」

西寺的沙弥回答道:「我的腿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去!」

东寺的沙弥一听此话,不知如何回答。回寺告诉师父,师父怪他愚笨,怎么不会反问他:「如果你的腿不走,请问你要到哪里去?」

东寺的沙弥听后,又有一天,同样在十字路口相遇,东寺的沙弥再问西寺的沙弥:「你今天到哪里去?」

西寺的沙弥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因为回答的内容变了,东寺的沙弥又是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回去后师父又再怪他:「为什么你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又要到哪里去呢?」

东寺的沙弥只有再等机会。果然有一天又在十字路口相遇,东寺的沙弥便胸有成竹的问西寺的沙弥:「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西寺的沙弥到了这时候才直截了当的说:「我要到市场买菜去!」

「到市场买菜去!」就这么平常简单的事,却要经过那么多的过程才能懂得,何况对于佛法是世出世间宇宙真理实相的究竟道理,要想圆融理解,是非常不易的,「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如果没有通达的聪慧、悟性来把它们连贯起来,很容易断章取义,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透过文字理解经典的内涵,体会佛菩萨们的慈悲喜舍清净平等正觉。时时处处都是修行下手处。

修学人应时刻保持初学者的谦逊心感恩心恭敬心珍惜心,珍惜时间努力修学,实践佛法的真实义理,发菩提心,实践菩萨道,不断积累福德资粮,最终回归真我自性圆成佛道。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中国佛教功德网 Copyright © 2009-2015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1897号
电脑版    手机版